Article
文章資訊
行萬里路
在哥本哈根尋找安徒生的故事



        對大部分人來說,童年記憶總少不了格林兄弟筆下的歌舞升平,但也少不了安徒生童話裡的酸甜苦辣。在《小美人魚》中,小美人魚為真愛而化作泡沫;而《賣火柴的女孩》裡,小女孩為取暖點亮火柴,雖然照亮了絕望,卻凍死在聖誕夜;受盡歧視的醜小鴨、嬌弱無力的拇指姑娘。細細想來,小時候看童話世界總是美好的,但長大後回看安徒生童話,似乎又多了一層陰翳覆蓋在美好上,那股來源於現實世界灰霾似的憂鬱。每次重讀《安徒生童話》,總能有所不同感悟,也讓人不自覺地對它的誕生地有所好奇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哥本哈根沒有什麼高樓,除了鐘樓與講堂之外,大部分都是四五層高,投下來的陰影產生圍城般的困頓感,比想像中多了份寧靜與古典的韻味。登上稍高點的平台,便可吹到來自波羅的海拂來的清風,還能一覽無遺地觀看這座可以用腳步丈量每一處的城市。

       
        涉足哥本哈根之前,對這座城市的印象,除了身為丹麥首都之外,還有足夠多的想像。丹麥位在地廣人稀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,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,也以其「北歐風」的藝術聞名於世。當真真切切站在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時,才可以深切明白這裡的特別之處。紅磚尖頂的市政廳,無聲地告訴人們文藝復興時期的理念,從遙遠的歐洲腹地,一路影響至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丹麥。市政廳廣場側邊的安徒生銅像,默默地望著來來往往的人群,孩童們圍繞在銅像附近拍照留念,有趣的是,安徒生銅像的皮鞋被遊客的手擦得鋥亮,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,可見安徒生在現代丹麥人的心裡地位依舊崇高。


 

(圖、文:渚人)